2025年政府采购招标政策剖析

豆包分析

      2025年政府采购招标政策在多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旨在提升采购效率、强化政策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并加强监督管理。这些政策调整对采购各方主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采购限额与招标方式调整:多地重新界定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如河北省规定,政府采购货物服务项目单项或批量采购预算金额省本级50万元(含)以上、设区市级40万元(含)以上、县(市、区)级30万元(含)以上需实行分散采购;政府采购货物、服务项目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为200万元(含)以上 。湖北省则区分省级、市级与县级,省级和武汉市本级货物或服务项目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达到400万元以上、市县级200万元以上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这种调整旨在合理分配采购管理权限,简化小额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同时确保大额采购的公开透明与规范操作。

      • 采购目录优化:各地区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行了调整。常州市《2025年目录》涵盖33个品目,包括货物类品目24个、服务类品目9个,与上一期目录相比,“用具”“出租车客运服务”等5个品目不再纳入,新增“数据”“存储服务”等2个品目。河北省新增“保安服务”品目,取消“银行代理服务”品目,并细化“乘用车”等6个品目 。通过优化采购目录,使其更贴合实际采购需求,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

      • 政策功能强化:政府采购在支持中小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小额采购项目(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超过前述金额的采购项目,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在乡村振兴方面,广东省要求各级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填报单位2025年度食堂食材采购信息,2025年继续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年度食堂食材采购总金额30%的比例预留份额 ,用于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 电子化与信息化推进:各地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网上商城+框架协议”实施范围扩大。除部分特定品目外,集中采购目录内货物类小额零星采购全面实施“网上商城+框架协议”,进一步规范未达到采购限额标准的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采购管理与监督,实现采购流程的全程留痕与可追溯,提升采购透明度。

• 监督管理升级: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将存在未按要求进行名录登记、被投诉举报查证属实达到一定次数等四种情形的代理机构列为当年重点检查对象,并对代理机构名录登记信息、采购文件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2025年在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试行招投标暗标评审网络远程异地评标或席位制分散评标,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推行评标过程“盲抽暗评” 。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自2025年2月1日起试点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通过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异常低价审查等措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5年政府采购招标政策围绕提升采购效率、强化政策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监督管理等核心目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完善。采购单位、供应商及相关从业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在政府采购市场中把握机遇、合规发展。 

创建时间:2025-02-18

豆包分析:2025年政府采购招标政策剖析